Posted by : Sarah 2013年1月17日 星期四


1.      這個名詞從哪裡來?
最早是將一堆高相關文件、軟體放在一起的壓縮檔,下載之後裡面可能全部都是對你有用的東西,但可能你只需要若干。不過提供懶人包的人就提供這一包,而非客製化的很多包。李怡志〈懶人包的懶人包〉2007.01.18)

2.      為什麼被PTT挪用?
PTT常會有一些重大事件,例如亂版、爭吵、或與社會事件相關的爭議等等,因為相關版面常常是一團亂,而且時效性很強,可能一些文章很快出現,又很快被刪除等等,讓沒有親身參與其中的鄉民很難理解,所以事後就會有熱心的鄉民整理成所謂懶人包,將事件的原因、始末、時序發展加以整理,讓其他未參與的鄉民也能很快理解。XDite〈請別濫用「懶人包」!〉,2007.01.20

3.      Ptt的脈絡中了解懶人包的出現和重要性:
BBS 在 設計上,文章列表設計是採標題陳列,而不是採內文陳列。在某些水文大版,很快就會因為水量爆多,把「核心文章」或「關鍵文章」迅速淹沒。當發生重大事件 時,這種設計上相對的缺點,會令後面來看熱鬧的鄉民要不停的重複問「現在是發生什麼事了?」、「你又沒證據怎麼可以這樣說?」(明明在某篇文章,證據已經 貼出來了),新警察(註)太多令人煩不甚擾,大家忙著專注在吵話題了,哪有空管閒新人。 久了之後,有人發現這樣不對勁。沒有新人就沒有新的鄉民。於是,便有好心人把關鍵文章整理到一篇文章裡,發明了一個新的東西,就叫做懶人包,供大家 Repost 集中在一篇,大家只要專注把新產生的關鍵內容在這一篇,後來的人便可以在 30 分鐘內掌握整個來龍去脈,成為聚眾鬧事的鄉民一份子 XDXDite〈請別濫用「懶人包」!〉,2007.01.20

4.      懶人包對於「部落格」的重要性
Blog 文章雖然展開方式呈現開放,各地 Blogger 生文速度也沒有那麼誇張。但是因為並非集中式,因此當網路上發生一件大事時,我們只能依據 trackback / pingback 甚至 Techornati 去瞭解哪裡還有相關文章,即使現在有了書籤網站,能聚合相關討論。但是在掌握深入對一項產品或一件事情來龍去脈的速度上,還是慢了許多。通常一件事情,並不是如同 BBS 一樣當天便在站上炸開,而是幾天之後才在網路上慢慢發酵。 除非聚合討論的缺點外,Blog 更有一個潛藏的缺點:蔡志浩老師提到的逆時序問題。Blog 發佈系統的設計,文章通常是排在最上,首頁依需求可以一次陳列多少篇文章,其他太舊的文章便會被塞到後面去。因此好文,通常會依著時間沉降到水裡去。XDite〈請別濫用「懶人包」!〉,2007.01.20

5.      懶人包對於「新聞議題」的重要性

(1) 快速掌握資訊
        人,面對爆炸的資訊,需要篩選、重組,才能發現意義、找到用處。新聞編輯的工作,就在幫人們篩選重組資訊、發掘意義和用處。
        1930年代,華萊士覺得當時的資訊氾濫,因此創辦讀者文摘,幫人們篩選有意義的訊息,並且進行濃縮、改寫,讓人們能以更短的時間掌握資訊的意義。大約同時,亨利魯斯創辦時代雜誌,推動解釋性新聞:將資訊放在有意義的脈絡中,進行詮釋,讓讀者了解意義。
讀者文摘、時代雜誌的想法,都是對當時資訊現狀、人民需求的一種評估,他們的想法最後展現在創辦新的媒體、開創新的文體、展現新的編寫風貌。
        現在,網路資訊質量,不知是1930年代的多少倍,人們越發需要有人幫忙篩選重組資訊、發掘意義和用處。網友集體產製的「懶人包」,正是這種需求的反映。(阿孝「媒體素養」教學網站_懶人包製作)

(2) 歷時性的紀錄
透過每個時期不斷整理的懶人包,也能夠發揮完整紀錄事件發展的功能,讓整個新聞議題的面貌更加的完整。

Leave a Reply

Subscribe to Posts | Subscribe to Comments

- Copyright © 懶人包這樣做就對了 -